top of page
LOGO.png
30

青少年的情緒森林

       陷於不解與絕望的漩渦中,有誰能體會在陷於學業人際與家庭的生活壓力,你自己能能理解嗎?來到青少年的情緒森林吧,找到屬於你的那顆情緒之樹並認識它。

設計者 程果凡  /  指導老師 陳信安
31
10512047-1.jpg

共識境

審慎給予人對樂生院的第一印象。
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和諧的共識。
幫助理解對方,產生共識。

設計者 蔡宇倫  /  指導老師 馮世人
32
4_Photo - 4.png

喘息邊境

        就像是婦女的安置避難所,有同樣情況的人,能互相感同身受, 並互舔傷口,達到同溫層的效果。悲傷的人也是如此,如果沒有 經歷過的人並不能體會你的悲傷,原本想傾吐得到轉移的悲傷還 可能得到反效果。

設計者 江儀萱  /  指導老師 郭章淵
33
第一張.png

Back to...

希望讓人透過一些媒介達到沉澱的心靈,而重新審視自己。
以藝廊作為誘因,提供一個讓人沉澱的機會。

設計者 詹証傑  /  指導老師 關志洪
34
1.png

心地標/心之所向,身之所往

國民心理衛生計劃-社區型健康中心/過濾器-公園再生。

設計者 陳孝瑄  /  指導老師 陳炯堯
35
01.PNG

浮雲。陵境 生命園區規劃案

讓往生者有好的歸屬,在這裡安詳的長住 ;

讓在世者有安穩的心靈寄託,在這裡沉澱自己的內心,
讓一切事物都可以回歸平靜。

設計者 王瑜  /  指導老師 謝伯昌
36
10512026-1.png

迴生

人的一生忙忙碌碌、生生死死,何時才有心靈的解脫,輪迴轉世中如何找到內心的平衡,接合大自然打造景觀道場讓人們找到內心的平衡。

設計者 林淨  /  指導老師 施純誠
37
1.png

恆河沙

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,但在我們的人生中往往不太有人教育我們這些事情,如同我們有921園區教育我們預防地震,我想我們需要一個場所來教育我們未來會發生的生老病死。

設計者 宋俞瑄  /  指導老師 郭章淵
38
Untitled-3.png

慈雲 北港媽祖文化園區規劃

我的設計是探詢北港媽祖信仰的記憶,藉由軸線與北港朝天宮串聯進而將北港的失落空間連成觀光路線。

設計者 蕭翔澤  /  指導老師 郭章淵
39
10512054-01.jpg

人生遺末

如果今夜就要和一切告別,你想怎麼跟世界說再見?練習道別,練習說再見,為了自己,更為了因你離開而難過的人。

設計者 何官臻  /  指導老師 劉秉承
bottom of page